1994年,在经济上遇到困难的季女士向其好友裴女士借款20000元,从此销声匿迹。今年9月,裴女士无意间打听到季女士在温州有固定的工作,有稳定收入的信息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裴女士向法院起诉季女士与其丈夫,要求其偿还18年前的欠款。 立案当天,承包法官了解到情况后,立即通过银行查询到季女士丈夫在温州某银行有存款16000元。鉴于现金会随时被支取,承办法官当天赶赴温州市永嘉县乡下的某银行,对该款予以冻结,并与季女士取得联系,语重心长的与其交谈:“从感情上说,在你最困难的时候,裴女士帮助了你,借款你应当还;从道理上说,借款已经18年了,欠账还钱仍天经地义;从法律上说,本案事实清楚,证据充分,你也不否认,故还是要还款。”承办法官饱含情理法的劝导,让季女士惭愧,她表示愿意好好与裴女士协商解决。同时,季女士还表示因欠账外出,自己已经多年没有与父母联系了,希望承办法官可以代为看望其父母。 国庆放假期间,承办法官放弃休息,来到季女士父母家,与老人家亲切交谈,告知其女儿一家的近况,并拨通电话,让季女士与多年未联系的父母通话。当季大爷了解到该案情况后,对季女士说“不说别的,就看在法官来看我的情分上,你也要抓紧把钱还了”。最终,季女士被承办法官的敬业精神感动,立即向同事借了4000元,加上银行的16000元,在开庭前还清了这笔欠了18年的老帐。 裴女士拿着20000元钱,对承办法官表示感谢,连连感叹:想不到法院办事效率这么高,立案当天就能冻结徐先生的存款;想不到法官办事如此人性化,还专门去看观季女士的父母;想不到还能讨回欠了18年前的旧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