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遂昌法院 > 在线监督 > 廉政之窗
[思廉论廉]谨防“白袍点墨”
时间:2012-08-23  来源:  作者:  点击数:

谨防“白袍点墨”

  近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与新任市委书记座谈时,讲了一个“白袍点墨”的故事,意味深长,发人深省。

  故事说的是明朝时一个叫山云的人被朝廷委以总兵,派去镇守广西。山云问身边的老吏郑牢:“广西素兴贿赂,我是否也可以贪一点?”郑牢就以“白袍点墨,终不可湔”告诫山云。山云点头称是。他到广西镇守十多年,始终廉洁自律。

  洁身自爱、廉洁奉公自古为人们所推崇。然而,当下,一些腐败官员东窗事发后,不认真从自身查找原因,而是找一大堆“客观原因”。贪官之所以贪污腐败,固然有制度不完善、监督不到位的问题,但说到底还是思想道德防线的失守,贪欲闸门一旦打开,就如滔天洪水,一发不可收。

  俗话说,“物必自腐,而后虫生”。廉洁就像是一种抗原,在体内形成抗体提供最初的保护。但这种保护并不是永恒的,一旦被突破,“病毒”就会长驱直入,侵蚀人体腐蚀人心。腐败也就像白袍上的墨迹一样,一旦沾染就永远洗不干净。

  古人云:“莫以善小而不为,莫以恶小而为之。”细节虽小见风骨。小事、小节中有形象、有人格。如果小节不拘,律己不严,“病毒”一旦侵入,就很难把持住自己,最终陷入物欲泥潭。

  现代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,党员领导干部面对的诱惑也越来越多。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,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“白袍点墨”的故事,紧绷廉洁自律的弦。如此,才不会以“不是我一个”原谅自己、以“一次不要紧”开脱自己、以“一点小事无所谓”放纵自己。

  “白袍点墨”的故事,旨在告诫党员干部要珍爱自己的政治声誉和政治前途,严守为官从政的底线。古人曰: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不做“白袍点墨”的事既是现实考验,又是终生课题。党员干部不妨经常想想“白袍点墨”的故事,不妨以山云为镜,照一照自己,以警醒自我、完善自我,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。

(摘自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,作者:向贤彪)

 

 



0
打印此文】  【关闭窗口
下一篇:[警言警句]好信 - 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
上一篇:[古今廉闻]廉洁自持忠信是仗
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主办:遂昌县人民法院 地址:丽水市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279号 电话:0578-8180826 扫黑除恶举报电话:0578-8180567
建议使用IE6以上,1024×768 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
浙ICP备19043242号-2